ThinkPHP 框架审计起来有什么不同
1. 核心差异:文件结构与路由机制
- 传统 PHP 代码:
- 文件结构: 通常比较随意,一个页面一个文件,或者通过
include
/require
组织 - 入口点: 可能会有多个入口文件,例如
index.php
、login.php
、upload.php
等 - 审计思路: 从每个入口文件开始,逐个跟踪用户输入,找到所有可能被利用的敏感函数,例如
eval
、system
、include
- 文件结构: 通常比较随意,一个页面一个文件,或者通过
- ThinkPHP 框架:
- 文件结构: 严格遵循 MVC(模型-视图-控制器)架构,有固定的目录结构,如
app
、config
、public
、route
等 - 入口点: 通常只有一个统一的入口文件,
public/index.php
。所有请求都通过这个文件,然后由框架的路由系统进行分发 - 审计思路: 重点分析路由文件(
route
目录),理解请求如何被分发到哪个控制器的哪个方法。审计不再是线性的文件流,而是基于路由-控制器-模型-视图的调用链
- 文件结构: 严格遵循 MVC(模型-视图-控制器)架构,有固定的目录结构,如
2. 安全机制与新漏洞点
- 传统 PHP 代码:
- 安全机制: 几乎没有内置的安全机制,所有安全检查(如输入过滤、SQL 预处理)都需要开发者手动实现,非常依赖开发者的安全意识
- 常见漏洞: 由于缺乏统一的过滤,SQL 注入、XSS、命令执行等漏洞非常普遍且容易发现
- ThinkPHP 框架:
- 安全机制:
- 自动路由解析: 框架会根据 URL 自动将参数传入控制器方法,但若使用不当会产生漏洞
- SQL 预处理: 提供了 ORM(对象关系映射)和查询构造器,鼓励开发者使用参数化查询,从而有效防御 SQL 注入
- 自动过滤: 在早期版本中(如 ThinkPHP 5.x),
Request
对象会进行自动过滤,但若开发者使用get()
、post()
等函数而不做安全处理,仍可能存在风险 - 跨站请求伪造(CSRF)防护: 内置了 CSRF Token 机制
- 新漏洞点:
- 路由解析漏洞: 早期版本曾出现因 URL 解析不当导致的代码执行漏洞
- SQL 注入: 尽管有 ORM,但若开发者仍使用原始的
query()
方法或拼接字符串,SQL 注入依然会存在 - 文件包含: 尽管框架本身减少了
include
的使用,但若开发者在控制器中动态加载了用户可控的文件,仍可能导致文件包含漏洞 - 远程命令执行(RCE): 框架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高危的 RCE 漏洞,如历史上的 ThinkPHP RCE 漏洞,这些是框架自身的问题,而非开发者代码问题。
- 安全机制:
3. 审计流程的差异
- 审计传统 PHP 代码:
- 方法: 重点是“找”,即找到所有用户输入点和敏感函数
- 关键: 逐个文件、逐个功能地进行黑盒或白盒测试
- 审计 ThinkPHP 框架代码:
- 方法: 重点是“理解和跟踪”
- 关键:
- 理解路由: 从
route
文件开始,理解 URL 如何映射到控制器和方法 - 跟踪参数: 找到控制器方法中使用了
Request::get()
、Request::post()
或直接从参数列表接收用户输入的地方 - 检查数据流: 跟踪这些用户输入是如何被使用,是否直接进入了数据库查询、文件操作或命令执行函数
- 关注框架漏洞: 检查框架版本,看是否存在已知的框架级别漏洞
- ORM 审计: 检查 ORM 查询,看是否存在使用原始 SQL 语句的情况,或者在使用
where
、find
等方法时,参数是否被正确处理
- 理解路由: 从